365足球

简体 繁体
无障碍阅读 进入适老模式
365足球 关于印发《濮阳市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扩围增效二十项措施》的通知
来源:濮阳民政         发布日期:2023-08-26      

各县(区)民政局,开发区民政局,工业园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社会事业服务中心:

现将《濮阳市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扩围增效二十项措施》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23年8月25日

 

濮阳市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扩围增效二十项措施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推动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扩围增效,切实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根据河南省民政厅等6部门印发《 进一步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若干措施》(豫民〔2023〕1号)和河南省民政厅等16部门关于印发《河南省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认定办法》(豫民〔2021〕5号)要求,特制定《濮阳市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扩围增效二十项措施》。

一是提高社会救助保障标准。在坚持现有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的实际经济水平和生活成本,可适度提高社会救助保障标准,扩大低保覆盖范围,确保低收入人口能够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

二是优化低保分类施保政策。在落实社会兜底保障政策的同时,重点抓好救助对象“分类施保”政策,对已纳入低保的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以及老年人、未成年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可采取增发低保金或上靠享受A类补助的方式,适当提高救助水平。

三是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密切关注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残、重病、失能失智的60周岁以上老年人,重点关注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等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做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实施分类救助帮扶,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四是强化部门数据比对共享。依托居民经济状况核对平台和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系统,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数据比对,实现对低收入人口的信息汇聚、监测预警和精准救助。充分发挥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联席会议机制,及时对接医保、残联、乡村振兴、工会等部门,对未纳入保障范围的重病、重残,防止返贫监测三类对象、企业困难职工等困难群体进行及时核查,对符合社会救助政策人员“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五是规范完善低保准入条件。在综合考虑申请家庭收入、财产状况、刚性支出等情况的基础上,做好低保审核确认工作。根据申请家庭实际困难情况综合研判是否符合纳入低保范围,不简单以家庭成员劳动能力、健康状况、就业就学情况认定对象,不随意附加非必要限制性条件和财产限制条件,不以特定职业、特定行业或特殊身份为由,未经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核实直接认定申请对象符合或不符合低保条件。

非必要限制条件包括以高龄老人、计划生育家庭、移民搬迁等特殊身份或者因缴纳住房公积金、缴纳城乡居民(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及医疗保险、名下有工商登记、家庭成员中有财政供养人员等情况。

取得工商登记的视具体情况分别对待: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并取得工商营业执照,通过经营业务获得一定经济收入的,应取消低保资格;如果登记注册的企业长期处于停业或亏损状态,没有产生经济收入,应综合考虑家庭经济状况,适当放宽准入条件;若借用低保和特困对象证件,已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的,应在规定时间内注销工商登记或变更法人。

六是完善低保家庭经济状况评估认定。对低保家庭的经济状况评估,综合考虑收入、刚性支出、实际财产情况。一方面,按规定核算申请家庭的净收入、人均收入,对符合刚性支出扣减要求的充分扣减,对维持家庭生产生活的必需财产,在认定家庭财产状况时予以豁免。另一方面,不能仅仅将有车、有房等实物的客观存在,直接做为评估申请人不应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硬性条件,判定申请人是否该纳入社会救助保障范围,还要综合考量家庭财产取得时间、财产市值、实际归属、实际营收情况以及其家庭实际生活状况等,实事求是地进行家庭经济状况评估认定。

七是落实刚性支出扣减政策。在核算低保申请家庭收入时,要充分考虑申请家庭的实际就业、就医、子女就学、残疾人康复护理、老年人及婴幼儿护理、受灾情意外影响等所产生的必要性、基础性支出,参照《河南省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认定办法》第十二条相关规定执行,在计算申请家庭收入时,予以扣减。

八是坚持“按户施保”原则。坚持按户施保,申请家庭符合“整户保”条件的,不得仅将个别家庭成员纳入低保范围,坚决防止“户内漏保”;对于家庭有劳动力,但因照顾家庭重病、重残人员、单亲抚养学龄前儿童等原因 6 个月以上无法外出务工,家庭人均收入大幅缩减、基本生活出现困难,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规定的,根据家庭实际困难情况纳入低保范围,纳入后按规定实行动态管理.

九是放宽落实“单人保”政策。进一步放宽“单人保”条件,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可以参照“单人户”提出低保申请。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失能失智老年人,经本人申请,符合低保条件的可采取“单人户”等措施予以保障。(重病人员是指患有当地医保、卫健等部门认定的重特大疾病的人员;重残人员是指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一级、二级重度残疾人以及三级智力、精神残疾人;失能失智老年人是指按照《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GB/T42195-2022))能力等级评定为能力重度受损(重度失能)、能力完全丧失(完全失能)的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十是做好因病致贫重病患者认定工作。因病致贫重病患者是指不符合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或低保边缘家庭条件,但因高额医疗费用支出导致家庭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大病患者。因病致贫重病患者的认定具体程序、县乡村三级职责,参照《河南省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办法》有关规定执行。因病致贫重病患者的家庭经济状况具体包含范围及核算方法参照《河南省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认定办法》中支出型困难家庭有关规定执行。

十一是落实无业重残人员供养费用豁免政策。重点排查重残人员,对依靠兄弟姐妹或者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供养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在评估认定其家庭经济状况时,兄弟姐妹或者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给付的供养费用予以豁免,供养费用按照《河南省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认定办法》第十一条规范执行,申请对象收入及财产符合低保条件的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范围。

十二是落实减免就业成本政策。加强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乡村振兴部门的沟通衔接,积极促进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条件的低保对象务工就业,对无法外出务工、经营、就业,导致收入下降、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城乡居民,凡符合低保条件的,要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对已就业的低保对象,在核算其家庭收入时按照务工地同期城市低保标准的30%扣减就业成本。

十三是落实就业渐退期政策。对已就业的低保对象,在核算其家庭收入时扣减必要的就业成本,并在其家庭成员人均收入超过当地低保标准但不高于当地低保标准1.5倍时,可给予6个月的低保渐退期。

十四是落实对象死亡渐退期政策。低保、特困家庭成员死亡后,应当自其死亡之日起3个月内对其家庭状况进行核查,并办理完成救助金增发、减发、停发等相关手续,已发放的困难群众救助金不再收回。

十五是强化临时救助与就业政策、失业保险的政策、受灾人员救助政策衔接。加强临时救助与就业政策、失业保险的政策衔接,帮助有劳动能力的临时遇困人员渡过难关。对因受灾情或突发事件影响连续3个月无收入来源,生活困难且失业保险政策无法覆盖的农民工等未参保失业人员,暂未就业、基本生活面临困难的大学生,按照临时救助相关政策及时予以救助。加强临时救助与受灾人员救助政策的衔接,对经过应急期救助、过渡期生活救助后基本生活仍有较大困难的受灾群众,及时给予临时救助,防止因灾返贫。

十六是完善易地搬迁与低保工作衔接机制。以方便搬迁群众为原则,加强迁出地和迁入地工作衔接,确保搬迁群众应享受的低保等救助政策不脱节、不断档。搬迁到城镇区域且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可申请享受迁入地城市低保保障待遇;搬迁到农村区域且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可申请享受迁入地农村低保保障待遇,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获得的房产不作为申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限制条件。

十七是完善“人户分离”与社会救助工作衔接机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户籍所在地不在同一县(市、区)的,可以由其中一个户籍所在地与经常居住地一致的家庭成员向其户籍所在地提出申请;若长期不在户籍地县(市)而在非户籍地县(市)居住并持有当地居住证的,可向居住证持有地所在乡镇(街道)提出申请;属于同一县(市)内或者本市内四区,按政策不需要办理居住证的,申请人可向其经常居住地(连续居住6个月以上)乡镇(街道)提出申请,户籍所在地负责核对申请人户籍地财产状况和出具未享受社会救助证明材料。属于低保对象申请廉租房并跨辖区居住且没有迁移户籍的,由原来办理低保的户籍所在地乡镇(街道)负责动态管理。

十八是优化低保办理期限。乡镇(街道)要进一步规范低保审核确认各环节的具体办理期限,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低保审核确认流程,确保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低保审核确认工作一般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0个工作日之内完成;低保审核确认权限下放到乡镇(街道)的地方,一般应当自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之内完成;如遇公示有异议、人户分离、异地申办或家庭经济状况调查难度较大等特殊情况,可以延长至45个工作日之内完成。

十九是充分发挥“困难群众救急难慈善专项基金”作用。发挥好省市县三级“困难群众救急难慈善专项基金”作用,对符合条件的因各类突发事件造成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或个人,由设立“困难群众救急难慈善专项基金”的各级慈善组织按规定给予慈善急难救助,及时缓解困难群众的急难压力。

二十是加大低保政策宣传力度。强化宣传力度,扩大普及范围。充分利用民政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等多渠道,采取图文结合、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持续深入开展社会救助政策的广泛宣传,全方位开展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相关政策宣传,正确引导广大困难群众按程序申请救助,让社会救助相关政策家喻户晓,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 版权所有 365足球-足球现金网 Copyight 2015-2016 www.pymzj.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