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抓好行风建设
树立政府部门的良好形象
刘建生
群众观点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基本观点。能不能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是衡量我们政府工作好坏的一个首要标志。而行风的好坏,则直接关系到一个行业“为人民服务”的水平。多年来,我市各级民政部门不断提高对行风建设的认识,充分认识到加强行风建设对履行党的宗旨的重要性,并把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坚持不懈地抓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一、充分认识行风建设的重要性,落实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
一是把行风建设摆上各级民政部门的议事日程。市局在每年的党组工作意见中,都对如何抓好当年的行风建设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各直属单位也都在每年的支部工作计划中专门将行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进行专题研究,明确具体的措施。二是落实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如365足球
制定的《365足球
各级领导干部政治工作责任制》和《365足球
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岗位责任制》,都明确了包括党组书记、局长等在内的领导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中的责任及奖惩措施。坚持把行风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制定了《365足球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考核办法》,把党风建设、行风建设作为单位领导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凡是分管单位和科室出现行风突出问题的,分管领导本人不能评为优秀。三是领导班子在行风建设中以身作则。365足球
党组每次召开民主生活会,都把各位成员抓行风建设的情况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局领导班子在行风建设中率先垂范,坚持从自己做起,在工作中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忠于职守,秉公办事,廉洁自律,密切联系群众,深受干部职工的拥戴,为干部职工树立了榜样。
二、持之以恒抓教育,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民政行风
近几年来,濮阳市各级民政部门大力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并努力做到形式多样、注重实效。一是坚持组织开展民政职业道德专题讲座。近几年来,民政部门每年均要聘请专家教授进行有关民政行风和民政职业道德的辅导,以板报、广播、知识竞赛的形式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宣传民政职业道德规范。二是结合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近几年来,他们根据民政工作实际,在全系统先后开展了以爱岗敬业、廉政勤政、文明服务为主题的“我为民政事业作贡献”、“学习孔繁森,再树民政新形象”、“假如我是一名服务对象”、“学英模,创三好(好公民、好职工、好家庭成员)”等活动,教育干部职工立足本职工作,严格遵守民政职业道德规范,热心为民政对象服务,为民政事业发展作贡献。三是开展演讲比赛、组织收看录像、请先模人物作报告等多种形式的活动,生动形象地开展教育。四是充分抓住本系统内涌现出的先进人物这一具有亲切感、可见性等特点的体裁,大力推进职业道德教育和行风建设。使大家进一步明确了要以“群众答应不答应、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高兴不高兴”作为工作的努力方向。通过教育,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觉悟不断提高,增强了公仆意识,形成了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风气,
三、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从制度上加强行风建设
依靠制度去管理人,使人在制度的制约下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主动、自觉、公正地去做好工作,开展好各项服务活动,是树立良好行风的重要保证。
近几年来,我市各级民政部门把制度建设当作加强行风建设的重要一环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经常研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依法行政方面,制定了《365足球
依法行政方案》和《365足球
依法行政执法责任制》,明确了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在依法行政工作中的职责和考核、奖惩规定;在政治思想工作方面,制定了《局党组议事原则》、《365足球
各级领导干部政治工作责任制》等,对局组书记、党组成员、科室领导在政治思想工作上的职责和奖罚作了明确的规定;在勤政爱民、为民解难方面,制定了《365足球
为民十项服务》和《濮阳市为民十项服务监督、奖惩规定》,明确了服务的项目、政策、标准、时限以及工作态度等,将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能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机结合在一起。在清正廉洁方面,制定了《濮阳市民政系统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规定》(11条)和《365足球
机关工作若干制度》(10项共66条),对人事管理、财务管理、通讯摄影器材管理以及广大干部包括领导干部在用车、用餐等方面的要求都做了具体的规定。这些规章制度有效地防止不良行为的发生,大大地促进了行风建设。近几年来,我局从未发生过违法行政的行为,群众投诉的事件也逐年减少。在各县区民政系统、在民政基层单位特别是一些服务窗口单位,也都普遍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行风建设规章制度。
四、开展政务公开,竭诚为民服务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市各级民政干部自觉提高自身素质和依法行政的水平,不断加强行风建设,我市各级民政部门十分注重研究和强化社会及内部的监督机制。365足球
在全市率先推出了向社会公开“为民十项服务”的举措。忠实地履行“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群众解愁”的民政工作宗旨和勤政廉政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随后,各县区和各基层单位都参照我局的做法和内容,根据各自的实际,全面实施了这项活动。各基层单位都将工作职责、办事程序、处理时限等上墙公布,服务窗口单位还将服务项目、收费标准、服务人员照片、监督电话等公开,方便群众接受服务。
开展“政务公开、为民解难”的这些举措,既是一种激发民政部门自身工作积极性的措施,也是一种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政策咨询、走访慰问、上门征求意见等多种形式的服务,“不拖”、“不等”、“不推”的高效办事效率,以及接受社会监督的透明度,使百姓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政府为民服务的作风。据统计,几年来,对8000多个咨询电话、2100多人次的群众来信来访(包括节假日的来电来访),我市各级民政部门工作人员都给予了热情的解答、接待及帮助解决。一些基层民政单位如市救灾办、市殡仪馆、市救助管理站、市社会福利院等都实行了24小时的昼夜服务。
五、加强监督,奖惩分明,行风建设迈上新台阶
我局为了及时掌握行风建设和为民服务的情况,采取了几项措施来加强监督:一是设立了行风建设投诉监督信箱和电话;二是局机关和各直属单位工作人员都实行了挂牌上岗;三是聘请街道居委会代表、热心群众代表等担任社会监督员,定期听取他们对思想工作作风、勤政廉政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四是每月召开一次依法行政、为民服务情况汇报会,及时了解民政队伍的状况和工作的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不断促进民政系统行风建设。各县区民政系统和基层民政服务窗口单位也都非常重视及时掌握行风建设的情况。他们普遍在干部、职工中经常开展“三查三找”活动,即:查思想,找纪律观念不强、作风松散的表现;查工作,找服务态度生硬、服务水平低劣、服务效能弱的表现;查纪律,找违纪违规,不廉洁奉公的表现。通过查找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优质服务精神,提高了服务素质,改善了工作作风,促进了基层窗口单位的行风建设。近几年来,我市民政行风建设多次受到上级民政部门和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表彰奖励。
- 上一篇:我局召开党组会专题研究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工作
- 下一篇: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教材